阳气下陷于阴中而发热者,用补中益气汤。喜冷便秘,胃实热也,用泻黄散凉之。
若兼吐泻少食,脾胃虚寒也,用六君、炮木香。 若多噫泻黄,心脾气虚也,用六君、炮姜、升麻。
若初生及百日半年之间,不因病而身黄者,胃热苔黄也。须令乳母预慎七情六淫,浓味炙,则乳汁清宁,儿不致疾。
右腮色赤饮冷,胃经实热也,用泻黄丸。 余谓属形病俱虚,当补中气。
以大南星一个,炮为末,每服二分,猪胆汁调下治要茯苓补心汤治心气不足,善悲愁怒,衄血面黄,五心烦热,或咽喉痛,舌本作强。黑附子汤治慢脾风四肢厥冷。
后出痘第四日,两足发热,作渴饮冷,以前丸料煎与恣饮,三剂后足凉渴止,其痘安然而靥。若因肾肝疳热,朝用六味丸,夕用芦荟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