茵陈苦寒,能利黄胆。枫叶、青蒿,相见乎离者也,得天地长养之气,故能止阳而驱邪热。
滑而泻者,宜涩之,龙骨、诃子是也。是方也,附子、肉桂,味浓而辛热,味浓则能入阴,辛热则能益火,故能入少阴而益命门之火。
汤液之中,有用防风者,有用秦艽者,有用皂角仁者,有用荆芥、白芷者,此皆责之风热入脏也;有用芒硝、大黄者,有用槟榔、枳实者,此皆责之实热可下也;有用胡黄连者,有用酒苦参者,有用石莲肉者,有用番木鳖者,此皆责之实热可清也。男女媾精,乃能有孕。
湿热相搏,故身体疼重而发热。 男子虽死,阳事犹然不萎;女子虽死,阴器犹然不闭。
犀角、黄柏、生地黄、甘草梢,寒剂也,可以去热。客寒犯胃,多是饮食寒冷,或因食后呼吸冷气所致。
瞳子者,主照物,今而散大,宜其视物不清矣。若中气一虚,则不足以运痰而痰证见矣。